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硅钼蓝光度法测定铝合金中硅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铝合金中硅含量的测定,通常适用于硅含量在0.1%~15%范围内的样品。
Title:Aluminium Alloys - Methods of Chemical Analysis - Part 6: Determination of Silicon Content by Silicomolybdenum Blue Photo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23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什么是HBZ 5218.6-2004标准?
HBZ 5218.6-2004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采用硅钼蓝光度法测定铝合金中硅含量的具体方法。该标准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对铝合金材料的质量控制。
硅钼蓝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硅钼蓝光度法是通过在酸性条件下,利用钼酸铵与硅反应生成硅钼杂多酸,再加入还原剂(如抗坏血酸)将其还原为硅钼蓝。通过测量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出硅的含量。
为什么选择硅钼蓝光度法测定硅含量?
硅钼蓝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铝合金中硅含量的测定。此外,该方法对样品的适应性强,适合多种类型的铝合金。
如何制备标准溶液用于校准?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关键步骤?
硅钼蓝光度法的检测限是多少?
根据HBZ 5218.6-2004的规定,该方法的检测限约为0.01%(质量分数),具体数值可能因仪器精度和操作条件而略有差异。
如何判断实验结果是否准确?
硅钼蓝光度法与其他方法相比有哪些优势?
如果样品中含有干扰元素,应该如何处理?
如何保存实验试剂以延长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