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微小间距发光二极管用基板玻璃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微小间距发光二极管用基板玻璃的生产、检验和使用。
Title:Substrate Glass for Micro-pitch Light Emitting Diod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81.04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STM 01039-2023《微小间距发光二极管用基板玻璃》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微小间距LED基板玻璃的光学性能要求上进行了重要修订。本文将聚焦于新标准中关于“基板玻璃表面雾度”这一指标的变化及其应用方法进行详细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对基板玻璃的表面雾度仅提出了一个笼统的要求,未给出具体的数值范围。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明确规定了基板玻璃的表面雾度应不大于1.5%。这一变化旨在更好地满足微小间距LED显示屏对于高清晰度显示效果的需求。
那么,如何正确理解和实施这一新的要求呢?首先,需要了解表面雾度的概念。表面雾度是指光线透过透明材料时偏离入射方向的程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较低的表面雾度意味着更高的光学透明性,这对于保证LED显示屏的画面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基板玻璃符合新的表面雾度要求,生产过程中需采取以下措施:选用高质量的原材料,严格控制玻璃熔制工艺,避免气泡和杂质的产生;采用先进的抛光技术来提高玻璃表面的平整度;并且在最终检验阶段使用专业的雾度测量仪器进行精确检测。
通过这些改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微小间距LED基板玻璃的整体品质,从而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视觉体验。这不仅有助于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也体现了标准化工作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