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黏胶基碳纤维中钾、钠、钙、镁、铁、锌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黏胶基碳纤维中上述元素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根据仪器灵敏度和样品前处理方式确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Potassium, Sodium, Calcium, Magnesium, Iron and Zinc in Viscose-based Carbon Fiber -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STM 00532-2023《黏胶基碳纤维中钾、钠、钙、镁、铁、锌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是关于样品前处理步骤的优化。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对样品消解过程进行了更详细的规范和改进,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以样品前处理中的微波消解为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样品称量: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黏胶基碳纤维样品(通常为0.1g至0.2g),并记录精确的质量值。
2. 加入酸液:向消解罐内加入适量的硝酸和过氧化氢混合溶液,确保样品完全被覆盖。具体的酸用量需根据样品性质调整,但一般推荐的比例为5:1或4:1。
3. 密封消解罐:将装有样品与酸液的消解罐密封后放置于微波消解仪中。
4. 微波消解程序设置:设定合适的升温速率、最高温度以及保持时间。例如,可以采用如下程序:
- 初始阶段:室温至120℃,升温速率为10℃/min,保持10分钟;
- 主要阶段:120℃至180℃,升温速率为10℃/min,保持30分钟;
- 冷却阶段:自然冷却至60℃以下。
5. 检查消解效果:打开消解罐检查样品是否完全溶解。如果仍有未溶解的部分,则重复上述消解步骤直至完全溶解。
6. 转移与定容:将消解后的液体转移至容量瓶中,并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备用。
通过以上改进后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湿法消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样品损失、污染增加等,从而确保后续ICP-OES分析数据的可靠性。此外,在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实验室的具体条件灵活调整参数设置,确保整个实验流程符合标准要求的同时也能满足日常检测工作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