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微乳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由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与适宜助剂和水加工制成的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微乳剂。
Title:TCAPDA 053-2023 Benomyl and Propiconazole Microemuls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0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都是高效广谱的三唑类杀菌剂,常用于防治多种作物上的病害。《TCAPDA 053-2023 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微乳剂》标准对这类产品的质量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关于有效成分含量测定这一重要条文,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要点。
标准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要求
根据《TCAPDA 053-2023》的规定,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的有效成分含量应分别达到一定标准值,并允许有特定范围内的波动。这是确保产品效果稳定的关键指标之一。
# 测定方法解析
1. 样品准备:首先需要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通常使用电子天平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将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如乙腈),并过滤以去除不溶物。
2. 仪器校准与进样: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进行分析。在开始实验前,需按照仪器说明书完成基线稳定性和灵敏度调整。然后通过自动进样器注入已配制好的样品溶液。
3. 色谱条件设置:设定合适的流动相组成、流速以及柱温等参数。对于此类化合物,一般采用反相C18柱作为固定相,水-甲醇混合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可以提高分离效率。
4. 数据分析:记录每个峰面积,利用外标法定量计算出两种活性物质的具体含量。同时注意检查是否存在其他杂质峰,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5. 结果验证:为了保证数据准确性,还需重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并与理论值对比分析偏差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则需重新检查整个过程直至找到原因并修正为止。
应用注意事项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除了严格按照上述步骤执行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定期维护保养仪器设备,避免因老化导致误差增大;
- 选择高质量的试剂耗材,减少背景干扰;
-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 对比新旧版本标准变化点,在过渡期内做好相应调整工作。
通过以上措施,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微乳剂的质量管理水平,也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