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养殖场奶牛乳房炎常见致病菌的检测方法、样品采集与处理、实验条件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规模化养殖场中奶牛乳房炎常见致病菌的监测和防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tection of Common Pathogenic Bacteria in Bovine Mastitis in Large-scale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VMA 126-2023与旧版标准差异解析:奶牛乳房炎致病菌检测中的关键变化》
在新版《TCVMA 126-2023规模化养殖场奶牛乳房炎常见致病菌检测技术》中,一个显著的变化体现在样本采集和保存环节。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样本采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在样本保存温度和时间方面。具体来说,旧版标准允许样本在室温下保存4小时以内进行检测,而新版标准要求样本必须在2-8℃冷藏条件下保存,并且不得超过24小时。这一调整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首先,奶牛乳房炎常见的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在常温环境下容易发生繁殖或死亡,导致检测时无法准确反映原始样本中的细菌数量和种类。其次,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牧场对检测时效性的要求更高,延长保存时间可能影响后续处理措施的及时性。因此,缩短样本保存时间并控制低温环境成为必要之举。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正确执行这一规定呢?首先,采样人员需要配备便携式冷藏箱,在完成样本采集后立即放入冷藏箱中,并尽快送至实验室。其次,实验室接收到样本后应第一时间进行预处理,避免因延迟处理而导致数据失真。此外,还应注意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监控,确保整个流程符合标准要求。
通过这次修订可以看出,新标准更加注重从源头保证检测质量,为规模化养殖场提供了更为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乳房炎防控水平,还能促进整个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