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铝合金中铜、镁、锌、镉、铁、锰、硼、钛、锆、钒、镍、铬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铝合金中上述元素的定量分析。
Title:Aluminium Alloys - Spectrochemical Analysi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 Part 10: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Magnesium, Zinc, Cadmium, Iron, Manganese, Boron, Titanium, Zirconium, Vanadium, Nickel and Chromium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42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基于HB 6731.10-2005标准,探讨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在铝合金化学成分分析中的应用。该方法能够精确测定铜、镁、锌、镉、铁、锰、硼、钛、锆、钒、镍和铬的含量,具有高效、灵敏度高及操作简便的特点。通过详细的技术分析与实验验证,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铝合金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建筑等领域。为了确保其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对铝合金中微量元素的精确检测至关重要。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虽然可靠,但存在操作复杂、耗时长等问题。近年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铝合金成分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
ICP-AES是一种利用高频感应产生的高温等离子体作为激发源的光谱分析技术。当样品进入等离子体后,元素原子被激发至高能态,并释放出特征波长的光辐射。通过检测这些光辐射的强度,可以定量分析目标元素的浓度。
通过对多种铝合金样品的测试,发现ICP-AES法能够有效测定铜、镁、锌、镉、铁、锰、硼、钛、锆、钒、镍和铬的含量,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与稳定性。
本研究表明,HB 6731.10-2005标准中规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一种高效、可靠的铝合金化学成分分析工具。该方法不仅满足了工业生产的需求,还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