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锌大米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稻谷为原料,通过生物强化技术或其他合法手段生产的高锌大米。
Title:High Zinc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I 061-2023《高锌大米》标准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是关于高锌含量的检测方法。与旧版标准相比,新版标准在检测方法上进行了优化,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高锌含量检测方法的改进
在旧版标准中,高锌大米的锌含量检测主要依赖于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然而,这种方法虽然成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受到样品前处理和仪器条件的影响,导致结果不够稳定。新版标准引入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作为主要检测手段,并保留了原子吸收光谱法作为辅助验证方法。
# ICP-OES的应用方法
ICP-OES是一种高灵敏度、多元素同时测定的技术,适用于复杂基质中的微量元素分析。在应用ICP-OES检测高锌大米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样品前处理: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样品需要经过适当的前处理。通常包括将大米样品粉碎后,采用硝酸-过氧化氢混合酸体系进行湿法消解。消解后的溶液需过滤并定容至一定体积,以便后续进样分析。
2. 仪器参数设置:在使用ICP-OES进行检测时,应根据设备说明书正确设置仪器参数。例如,选择合适的观测高度、射频功率以及冷却气流量等参数,以获得最佳的信号强度和稳定性。
3. 标准曲线建立: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事先建立锌的标准曲线。通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锌标准溶液,绘制出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图。在实际样品检测时,将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代入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出锌的实际含量。
4. 质量控制:每次检测都应包含空白对照和标准物质,用于监控整个检测过程的质量。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排查原因并重新检测。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利用ICP-OES技术对高锌大米中的锌含量进行精确测定,从而更好地满足新版标准的要求。这种改进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还增强了结果的可信度,为保障消费者健康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