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行唐红薯粉条”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原料要求、生产加工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行唐红薯粉条”标识的产品。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Certification Trademark - Xingtang Sweet Potato Nood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行唐红薯粉条作为河北省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其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于保护地方特色、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聚焦于THBAIA 0004-2023版与旧版标准中关于“感官要求”这一条目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
在THBAIA 0004-2023版标准中,“感官要求”部分对产品的色泽、气味、形状等方面提出了更为具体和严格的规定。例如,在色泽上,新版标准不仅强调了产品的自然色泽,还特别指出不允许出现异常颜色,并且明确了不同批次间色泽差异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一调整旨在确保行唐红薯粉条在市场上呈现出一致的高质量形象,避免因色泽不均影响消费者体验。
对于气味的要求,新版标准除了保留原有对无异味的基本要求外,还新增了对香气的具体描述,鼓励生产者通过传统工艺保留并提升产品的独特香味。这反映了标准制定者希望借助地理标志认证,进一步挖掘和推广行唐红薯粉条的文化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至于形状方面,新版标准对断条率进行了量化限制,从原来的不超过10%降低至5%,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加注重生产工艺中的细节管理,以减少次品率。同时,对于直径均匀性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这有助于增强产品的外观吸引力,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综上所述,THBAIA 0004-2023版标准通过细化“感官要求”,不仅提升了行唐红薯粉条的质量门槛,也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引。各生产企业应当根据新标准调整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最新规范,从而维护好“行唐红薯粉条”这一地理标志的品牌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