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椎病的技术体系、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疗效评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采用针刀松解技术进行颈椎病治疗的医疗机构及相关从业人员。
Title:Acupoint Knife Release of Cervical Peripheral Acupoints for Treating Cervical Spondylosis - Technical System and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聚焦于《TCI 076-2023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椎病 技术体系及技术操作》中关于“颈三针”定位方法的新旧版本差异,并结合实际应用给出详细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颈三针”的定位较为笼统,仅描述为风池穴旁开1.5寸和大椎穴旁开3寸。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了具体定位方法:风池穴旁开1.5寸需垂直向下量取,而大椎穴旁开3寸则以水平方向测量。这种调整使定位更加精确,有助于提高临床操作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例如,在实际操作时,医生首先确定风池穴位置,然后使用针尖垂直向下量取1.5寸作为第一针点;接着找到大椎穴,水平方向向外量取3寸作为第二针点。此方法减少了因个体差异导致的定位偏差,尤其对初学者而言更具指导意义。
此外,新版标准还强调了操作前需充分评估患者情况,确保无禁忌症后再进行治疗。这一变化突出了规范操作的重要性,避免因不当操作引发并发症。总之,通过精准定位与严格评估相结合,新版标准有效提升了针刀治疗颈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