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钢铁企业无组织颗粒物排放源监测监控系统的总体要求、功能要求、技术要求、数据传输与管理要求及验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钢铁企业无组织颗粒物排放源的监测监控系统的设计、建设、验收和运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of Unorganized Particulate Matter Emissions in Steel Enterprises (Ultra-Low Emiss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钢铁企业无组织颗粒物排放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是实现超低排放的重要环节。在TCAEPI 96-2024《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无组织颗粒物排放源监测监控系统技术要求》中,与旧版相比,对监测点位布设的要求有了显著提升。本文将聚焦于这一变化,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及其实际应用方法。
根据TCAEPI 96-2024的新规定,监测点位的数量和位置需要更加精确地覆盖所有潜在的无组织排放源。相较于旧版标准,新标准不仅增加了对厂界四周的全面监测需求,还特别强调了对于主要生产区域内的关键节点进行重点监测。例如,在炼钢车间、烧结机尾部等高风险区域,至少要设置两个以上的监测点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为了有效实施这些新增的要求,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全面评估现有设施:首先对企业内部的所有无组织排放源进行全面梳理,并绘制详细的平面图。
2. 合理规划监测点布局:依据生产工艺流程及物料运输路线,科学设定监测点的位置,既要保证能够捕捉到主要排放活动的影响范围,又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设置。
3. 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选择具备高精度、稳定性的颗粒物监测仪器,并定期校准维护,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无误。
4. 建立数据分析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整合各监测点的数据信息,形成动态趋势图,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作出响应。
通过上述改进措施,可以更好地满足TCAEPI 96-2024关于钢铁企业无组织颗粒物排放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助力企业顺利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同时也为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