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钛合金中铈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偶氮氯膦Ⅲ分光光度法。本文件适用于钛合金材料中铈含量的定量分析。
Title:Titanium Alloy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 - Determination of Cerium Content by Azoclolphthalein III Spectrophot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HB 5297.20-2001 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偶氮氯膦Ⅲ分光光度法测定铈含量”主题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答:HB 5297.20-2001 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指导通过偶氮氯膦Ⅲ分光光度法测定钛合金中铈元素的含量。该标准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对钛合金质量控制的需求,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
答:偶氮氯膦Ⅲ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化学显色反应的定量分析技术。在该方法中,铈离子与偶氮氯膦Ⅲ试剂发生特定的络合反应,形成具有吸收特性的络合物。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铈的浓度。
答:以下是必需的试剂和仪器清单:
答:样品前处理步骤如下:
答:根据偶氮氯膦Ⅲ与铈形成的络合物特性,最佳测量波长为650nm。因此,在使用分光光度计时,应设置波长为650nm。
答:为了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采取以下措施:
答:实验偏差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答:是的,除了偶氮氯膦Ⅲ分光光度法外,还可以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或原子吸收光谱法(AAS)。这些方法通常更快速、灵敏,但成本较高。
答:根据HB 5297.20-2001 的规定,该方法的检测限约为0.01%(质量分数)。这意味着样品中铈含量低于此值时,可能无法获得可靠的定量结果。
答:实验结束后,废液应按照环保要求妥善处理,避免直接排放。建议将废液收集后交由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