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互联网青光眼管理平台的功能要求,包括用户管理、数据采集、病情监测、诊疗支持、信息交互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发和运营的青光眼管理平台的设计、开发、评估和应用。
Title:Internet Glaucoma Management Platform - Part 1: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SIGA 001.1-2023与旧版标准的差异为切入点,重点分析“患者数据加密传输”这一条款的新要求及其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仅要求对敏感信息采取基本加密措施。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必须采用AES-256-CBC算法进行加密,并且加密密钥需定期更换,同时引入了HMAC-SHA256机制确保数据完整性。此外,还新增了对加密过程的日志记录要求,以便追溯和审计。
具体应用时,平台开发人员应首先选择符合要求的加密库,确保支持AES-256-CBC和HMAC-SHA256算法。其次,在系统设计阶段就要规划好密钥管理系统,包括密钥生成、存储、分发等环节的安全措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每次传输前都需动态生成新的初始化向量(IV),并结合用户身份信息生成唯一密钥。对于日志记录,则要确保包含加密时间戳、操作员ID以及加密状态等关键信息,便于后续核查。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互联网青光眼管理平台的数据安全性,更好地保护患者的隐私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