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沼液生物固化清洁工艺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操作规范及效果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生物固化技术对沼液进行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相关企业和单位。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iological Solidification and Cleaning Process of Swine Efflu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X79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沼液生物固化清洁工艺是近年来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而TJAASS 84-2023《沼液生物固化清洁工艺技术规范》作为该领域的权威标准,在推动技术规范化、提升处理效果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以新旧版本标准中关于“生物固化剂使用要求”的差异为切入点,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对这一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析。
生物固化剂使用要求的变化与意义
相较于TJAASS 84-2019版,《沼液生物固化清洁工艺技术规范》(TJAASS 84-2023)对生物固化剂的定义更加细化,并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质量控制指标。例如,新版标准明确规定了生物固化剂中的有效微生物菌群数量不得低于1×10⁸ CFU/g,并且需包含至少三种不同功能的有益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以及纤维素分解菌。此外,还增加了关于重金属含量限制的规定,确保所使用的生物固化剂不会引入新的污染源。
这种变化反映了行业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通过设定更高的门槛,不仅能够保证最终产品的安全性,也有助于筛选出真正具备高效降解能力的产品供应商,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实际应用中的考量因素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正确选择并合理使用符合上述标准规定的生物固化剂至关重要。首先,在采购环节应当仔细核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确认其产品是否满足最新的技术规范要求;其次,在施用时需要根据沼液的具体性质调整用量比例,通常情况下推荐每立方米沼液添加约5公斤生物固化剂;最后还需注意保持适宜的工作环境条件,比如温度应控制在25℃至35℃之间,湿度维持在60%-70%范围内,以促进微生物活性最大化发挥。
结语
综上所述,《沼液生物固化清洁工艺技术规范》(TJAASS 84-2023)通过对生物固化剂使用要求的修订和完善,进一步提升了该技术体系的整体水平。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而言,深入理解这些变化背后的逻辑,并将其灵活运用于实践当中,无疑将有助于实现更高效的资源转化与环境治理目标。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性解决方案的涌现,相信这项技术将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