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坑围护结构渗漏检测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评价准则及报告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建筑工程中基坑围护结构的渗漏检测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Seepage Detection of Retaining Structures in Excavation Support TSEDTA 001-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P55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基坑围护结构渗漏检测是确保工程安全的重要环节。在TSEDTA 001-2023《基坑围护结构渗漏检测技术标准》中,有一项重要的变化值得关注,即渗漏检测方法从单一的表面观察法升级为结合超声波探测与钻芯取样分析的综合检测手段。
以“7.3 渗漏点定位及成因分析”为例,在新旧版本对比中可以发现,新版标准更加注重科学性和准确性。旧版标准主要依赖人工巡视和简单仪器测量来判断渗漏位置及其原因,这种方法虽然操作简便但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且对于深层渗漏难以准确识别。
相比之下,TSEDTA 001-2023引入了超声波探测技术,该技术能够通过发射高频声波并接收反射信号来构建地下结构图像,从而精确定位渗漏点的位置。同时,结合钻芯取样分析,可以直接获取土体样本进行实验室测试,进一步确认渗漏的具体原因,如是否存在裂缝、孔隙过大或是材料老化等问题。
应用这一方法时,首先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规划探测路线,并设置足够的测点密度以覆盖整个基坑围护区域。然后使用便携式超声波设备沿预定路径进行扫描,记录下所有异常回波数据。接下来对疑似渗漏区域实施钻探作业,取出样品后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物理化学性质检测。
此外,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及操作规程。同时,应定期校准仪器参数,确保测量精度符合要求。在数据分析阶段,则需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等因素,避免误判。
总之,TSEDTA 001-2023通过引入先进的检测技术和严谨的操作流程,显著提升了基坑围护结构渗漏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