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云技术应用制冷设备中工业或商业及类似用途的风冷冷水机组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采用云技术管理与监控的工业或商业及类似用途的风冷冷水机组。
Title:Cloud Technology Applied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 Part 2: Air-cooled Chillers for Industrial, Commercial and Similar Appl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J80
国际标准分类号:25.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JXSBX 0002.2-2023《云技术应用制冷设备 第2部分:工业或商业及类似用途的风冷冷水机组》中,与旧版相比,一个重要变化是增加了对能效标识的具体要求。这里我们以“能效标识”这一新增内容为主题,详细解读其应用方法。
能效标识的应用方法
1. 确定能效等级
根据新版标准的要求,首先需要根据设备的实际性能测试结果来确定能效等级。这包括测量机组的输入功率、冷却能力等关键参数,并按照标准附录中的计算公式得出能效比(EER)。然后对照标准表中的能效限值,将设备划分为不同的能效等级。
2. 制作能效标识
确定好能效等级后,需按照标准规定的设计样式制作能效标识。标识上应包含以下信息:
- 制造商名称
- 设备型号
- 能效等级
- 冷量范围
- 输入功率
- 执行标准号
字体大小和颜色也有具体要求,确保清晰可读且不易褪色。
3. 粘贴位置
制作完成后,应将能效标识牢固地粘贴于设备显著位置,如控制面板附近或者机壳表面。确保标识不会因正常使用而脱落或被遮挡,以便用户能够方便查看。
4. 定期更新
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需要调整能效等级。因此,制造商应当定期对产品进行重新检测,并根据最新检测结果更新能效标识。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落实新版标准中关于能效标识的规定,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促进了节能环保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