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业公园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划与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设施配套、环境保护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农业公园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for Agricultural Parks - Part 2: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聚焦于TSAASS 111.2-2023《农业公园建设规范》中新增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态缓冲带设置要求”,并结合其与旧版标准的差异进行深度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农业公园内的生态环境保护虽有提及,但并未形成系统化的具体措施。而在新版标准中,特别增加了“生态缓冲带设置要求”这一章节,明确了其定义、功能及实施要点。生态缓冲带是指位于农业生产区与自然保护区、水体等敏感区域之间的过渡地带,通过植被恢复和景观设计减少农业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以某地新建农业公园项目为例,该公园规划面积达50公顷,包含多个种植区、养殖区以及休闲观光区。根据新版规范的要求,在园区内靠近河流的一侧设置了宽度不少于30米的生态缓冲带。首先,在缓冲带内禁止任何可能破坏原有植被结构的农业活动,同时鼓励种植本地树种和草本植物,以增强土壤保持能力并提供生物栖息地。其次,考虑到美观性与功能性,还设置了步道供游客参观,步道两侧采用低维护成本且耐踩踏的本地草皮覆盖,既保证了生态效果又满足了人们的通行需求。
此外,该缓冲带还承担着净化水质的重要任务。通过合理布局植物种类,可以有效拦截农田径流中的化肥残留物和农药成分,降低进入河道的风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项目团队聘请专业机构对土壤类型、地下水位高度等因素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据此调整了植被配置方案,确保达到最佳防护效果。
总之,“生态缓冲带设置要求”的引入不仅体现了新版标准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提升,也为农业公园建设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方向。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不仅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还能为后代留下一片健康和谐的土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