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出口疫苗产品追溯标识的设计、编码规则、数据结构、应用要求及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出口疫苗产品的生产、包装、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追溯标识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aceability Marking of Export Vaccine Produ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解析TAIMC 007-2023出口疫苗产品追溯标识技术规范的新旧版本差异》
本文重点探讨TAIMC 007-2023与前版标准在追溯信息编码规则上的变化。新标准对编码结构进行了优化,新增了“生产批次”字段。
在旧版标准中,追溯信息仅包含“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三项内容。这种编码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局限性,当同一产品不同批次出现质量问题时,无法精准定位具体批次,影响召回效率。
新版标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生产批次”字段。这一改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能更精确地反映产品的生产过程,有助于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其次,在发生质量事件时,可以快速锁定问题批次,减少对其他批次的影响;最后,这一改进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为我国疫苗出口提供了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例如,某企业生产的A型疫苗,按照新版标准生成的追溯码为“202301001P001”。其中,“202301”表示生产年月,“001”代表生产线编号,“P”是产品类别标识,“001”即为生产批次号。通过这个编码,不仅可以追踪到具体生产线,还能明确是哪个批次的产品,极大提高了信息的辨识度和操作性。
这一调整体现了标准制定者对行业需求的深刻理解,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企业应充分认识并运用这一新特性,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