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多杀霉素防治储粮害虫的技术要求、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利用多杀霉素进行储粮害虫防治的作业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Stored Grain Insects using Spinosa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多杀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的生物杀虫剂,在储粮害虫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CAPDA 022-2022多杀霉素防治储粮害虫技术规程》对多杀霉素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使用进行了规范。本文将围绕新旧版标准中关于多杀霉素使用浓度的变化展开讨论。
在旧版标准(假设为TCAPDA 022-2018)中,多杀霉素用于防治储粮害虫的有效成分含量推荐范围是0.5%至1%之间。而新版标准(TCAPDA 022-2022)则调整了这一范围,将有效成分含量降低至0.1%至0.5%之间。这一变化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
首先,降低多杀霉素的使用浓度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农业和粮食储存行业越来越重视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量。通过降低多杀霉素的使用浓度,可以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
其次,降低使用浓度有助于提高安全性。尽管多杀霉素被认为是一种较为安全的生物农药,但任何化学物质的使用都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降低使用浓度可以进一步降低对人体健康和非目标生物的危害风险。
最后,这种调整也反映了技术的进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多杀霉素的作用机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其使用剂量,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何正确使用新版标准中规定的浓度范围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需要根据储粮害虫的具体种类、密度以及粮仓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合适的浓度。例如,对于密度较高的害虫群体,可能需要接近上限值的浓度;而对于轻度感染的情况,则可以选择较低浓度。
其次,在施药过程中要确保均匀分布。这可以通过专业的喷雾设备或者拌料方式来实现,以确保每粒粮食都能接触到适量的多杀霉素溶液。此外,还应注意避免过量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或副作用。
总之,《TCAPDA 022-2022多杀霉素防治储粮害虫技术规程》通过对多杀霉素使用浓度的调整,不仅体现了环保理念的进步,也为更安全有效地控制储粮害虫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具体操作时,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相关规定,以期获得理想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