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框架条形基础板的设计原则、材料要求、施工方法及质量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采用框架条形基础板的结构设计和施工。
Title:Code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Strip Footing under Frame Structu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2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8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HB 1220-1987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标准,主要用于规范框架条形基础板的设计与施工。以下是关于此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答:HB 1220-1987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条形基础板设计与施工。它涵盖了基础板的材料要求、构造细节、承载力计算以及施工验收标准等内容。
答:是的,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地基土的特性和承载能力。根据HB 1220-1987的要求,设计人员需通过现场勘察确定地基土的类别(如软土、硬土等),并据此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计参数。此外,还需进行沉降计算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答:条形基础板的厚度通常由上部荷载大小、地基承载力及抗弯能力决定。根据HB 1220-1987的规定,基础板的最小厚度不得低于250毫米,并需满足承载力和变形控制的要求。具体厚度可通过结构计算确定。
答:钢筋布置需符合HB 1220-1987的相关规定。通常情况下,纵向钢筋需布置在基础板的底部,并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其数量和间距。横向钢筋则用于增强基础的整体稳定性。同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0毫米。
答:根据HB 1220-1987,条形基础板的施工验收需检查以下几个方面:基础板的尺寸偏差、混凝土强度、钢筋布置情况以及外观质量。所有指标均需符合标准要求,否则需进行整改直至合格。
答:是的,HB 1220-1987明确要求在抗震设防地区,条形基础板的设计需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设计人员需根据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调整基础板的厚度、配筋量以及整体构造措施。
答:条形基础板的养护非常重要。根据HB 1220-1987,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覆盖并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特别是在高温或干燥环境下,需加强养护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答:是的,HB 1220-1987并未限制条形基础板与其他基础形式(如独立基础、筏板基础)结合使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建筑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基础组合方式,但需确保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答:判断条形基础板是否符合标准,需依据设计图纸、施工记录以及验收报告进行综合评估。关键指标包括基础板的几何尺寸、材料性能、钢筋布置及施工质量等。如有争议,可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复核。
答:HB 1220-1987主要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但对于其他结构类型(如钢结构、木结构)并不完全适用。因此,在具体项目中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标准或补充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