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通信
  • GYT 129-1997 PAL-D.电视广播附加双声道数字声技术规范

    GYT 129-1997 PAL-D.电视广播附加双声道数字声技术规范
    电视广播双声道数字声技术规范PAL-D
    15 浏览2025-06-08 更新pdf0.33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PAL-D制式电视广播中附加双声道数字声音的技术要求、系统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本文件适用于采用PAL-D制式的电视广播系统中双声道数字声音的发射、接收及相关设备的设计、生产与测试。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ual-channel Digital Sound in PAL-D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3.060.10

  • 封面预览

    GYT 129-1997 PAL-D.电视广播附加双声道数字声技术规范
  • 拓展解读

    GYT 129-1997 PAL-D: 电视广播附加双声道数字声技术规范

    GYT 129-1997 是中国针对PAL-D制式电视广播中附加双声道数字声音传输制定的技术规范。该标准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在广播电视数字化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后续音视频同步传输提供了技术保障。

    背景与意义

    随着电视广播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单声道音频已经无法满足观众对高质量声音体验的需求。GYT 129-1997 的提出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双声道立体声的传输,从而提升观众的收听体验,并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的技术升级。

    • 提高音质: 双声道数字声技术能够提供更清晰、更细腻的声音效果。
    • 兼容性: 标准设计充分考虑了与现有PAL-D制式电视系统的兼容性。
    • 标准化: 该规范为设备制造商和内容提供商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促进了行业协作。

    技术规范详解

    GYT 129-1997 对电视广播附加双声道数字声技术的主要参数和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 采样频率: 规定为44.1 kHz,以确保高保真音频信号的还原。
    • 量化位数: 使用16位量化,保证了音频信号的动态范围和信噪比。
    • 数据传输速率: 设计为每秒约1.5 Mbps,以支持实时传输高质量音频。
    • 编码方式: 采用适合电视广播环境的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

    实施挑战与解决方案

    尽管GYT 129-1997 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 设备兼容性问题: 部分早期设备难以直接支持新标准,需进行硬件升级或改造。
    • 信号干扰: 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信号传输可能受到干扰,影响音质。
    • 解决方案: 引入纠错编码技术,优化信号处理算法,同时加强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测试。

    总结

    GYT 129-1997 PAL-D 技术规范的发布是中国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提升了电视广播的音质水平,还为后续更多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标准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以适应更高分辨率和沉浸式音频的需求。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YT 128-1995 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维护管理规程 (C频段)

    GYT 133-1998 广播节目录制技术质量检验规范

    GYT 142-1999 米波分米波地面电视广播监测技术规程

    GYT 154-2000 调频同步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GYT 167-2000 数字分量演播室的同步基准信号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