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近零碳未来乡村的建设原则、规划与设计、能源利用、资源循环、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及评价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浙江省内近零碳未来乡村的建设与评价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Nearly Zero-Carbon Future Villag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CCE 1-2024近零碳未来乡村建设与评价规范》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和调整。今天我将聚焦于“能源系统规划”这一核心内容,探讨新旧版本的主要差异以及如何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实施。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乡村能源系统的描述较为笼统,主要强调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但缺乏具体的指导方案和技术细节。而新版标准则更加注重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明确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具体配置比例,并提出了储能系统的必要性。
例如,在新版标准中规定,新建或改造的乡村建筑应至少有30%的电力需求由本地产生的可再生能源满足,并且要求储能装置容量不低于总用电量的15%。这意味着在设计阶段就需要充分考虑场地条件,合理布置光伏板或者风力发电机的位置,同时确保储能设备的选择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首先需要对乡村现有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居民生活用电、农业生产用电等多个维度的数据采集。其次,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当邀请专业团队参与,他们可以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比如选择高效节能的家电产品替换老旧型号,推广使用热泵技术替代传统锅炉供暖等措施。
此外,还应注意加强公众教育,提高村民对于低碳生活方式的认识和支持度。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普及相关知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活动中来。
总之,《TSCCE 1-2024》通过细化各项指标和要求,为推动我国乡村向近零碳方向发展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引。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共同促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事业不断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