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违法犯罪信息中作案手段的分类和代码。本文件适用于公安机关及相关单位对违法犯罪信息的采集、处理、交换和管理。
Title:Management Standard for Criminal Offense Information - Classification and Codes for Methods of Committing Offenses GA36.13-1988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40.3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Nn 36.13-1988 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标准,用于规范违法犯罪信息的管理和分类。以下是与该标准相关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GNn 36.13-1988 的主要目的是为违法犯罪信息的管理提供统一的标准,通过科学分类和编码,提高信息的可操作性和分析效率。这一标准适用于公安、司法及其他相关机构,用于记录、存储和共享违法犯罪案件的相关信息。
作案手段分类是指根据犯罪行为的具体方式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归类。GNn 36.13-1988 提供了一套详细的分类体系,包括盗窃、诈骗、暴力犯罪等主要类别,以及更细化的子类别,如入室盗窃、电信诈骗等。这种分类有助于快速识别犯罪模式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作案手段代码是用以标识不同作案手段的唯一编号。例如,“01”可能代表盗窃,“02”可能代表诈骗,“03”可能代表抢劫等。这些代码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被广泛使用,便于数据检索和统计分析。掌握这些代码对于从业人员至关重要。
是的,该标准适用于绝大多数违法犯罪行为的分类和管理。然而,某些特殊领域的犯罪(如网络犯罪或新型金融犯罪)可能需要补充或修订特定的分类规则。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正确使用该标准的关键在于熟悉其分类体系和编码规则。建议相关机构定期组织培训,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应用标准。此外,应保持与最新版本的同步更新,避免因标准过时而导致的信息错误。
目前,GNn 36.13-1988 是中国特有的国家标准,但其设计理念与国际上一些类似标准(如联合国犯罪分类标准)有一定的相似性。在跨境执法合作中,可以参考这些国际标准进行信息交换和协调。
如果发现标准中的分类存在不足,应及时向主管部门反馈意见。相关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专家评审,并对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用户也可以参考其他地区的经验,提出建设性的改进建议。
GNn 36.13-1988 主要面向公安、司法和其他执法机构,普通个人用户通常不会直接接触该标准。不过,了解该标准可以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违法犯罪行为的分类方式,增强法律意识。
GNn 36.13-1988 的完整文本可以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官方网站查询和下载。此外,部分专业书店或在线平台也可能提供纸质或电子版的购买服务。
获取标准文本本身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具体金额取决于发布平台的政策。但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该标准并不涉及额外收费,只需遵循标准规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