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锡矿山工作场所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和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锡矿山开采、加工及相关活动的工作场所放射卫生防护管理。
Title:Hygiene Protection Standard for Radioactive Workplaces in Tin M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5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ZT 233-2010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锡矿山工作场所的放射卫生防护措施,保障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这一标准不仅体现了国家对职业健康的重视,还为矿山企业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指南。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锡矿山工作场所中放射性物质的控制指标。这些指标包括空气中放射性气体和气溶胶的浓度限值、表面放射性污染水平等。例如,空气中氡及其子体的浓度应低于某一特定阈值,以防止长期暴露导致的职业病。此外,标准还要求定期监测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确保其处于安全范围内。
为了有效落实GBZT 233-2010的要求,矿山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关键措施:
例如,在某大型锡矿山的实际应用中,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措施,成功将工作场所的放射性污染水平降低了40%以上,显著提升了员工的工作环境质量。
GBZT 233-2010的实施不仅保护了矿山工人的健康,还对整个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推动了矿山企业的技术升级,促使企业采用更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另一方面,它也促进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其他行业的放射卫生防护提供了参考范例。
总之,GBZT 233-2010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准,它通过科学合理的规范,为锡矿山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这一标准还将不断优化和完善,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健康和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