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服装干洗业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要求,包括工作场所环境、个体防护、设备设施、清洗剂使用及安全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四氯乙烯作为干洗溶剂的服装干洗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卫生管理。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in Garment Dry Cleaning Indus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ZT 199-2007《服装干洗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保障干洗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该标准针对干洗作业中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如化学物质、噪声和高温等,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
干洗行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不容忽视。例如,干洗剂中的四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长期接触可能导致慢性中毒、肝肾损伤等问题。因此,加强职业卫生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GBZT 199-2007的规定,干洗企业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落实职业卫生管理措施。首先,企业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确保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符合国家标准。其次,企业需为员工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手套和防护服等,并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某大型干洗连锁企业在实施GBZT 199-2007标准后,显著改善了工作环境。通过安装高效的通风系统和更换环保型干洗剂,该企业的四氯乙烯浓度下降了80%以上。此外,企业还为员工提供了专业的防护装备,并建立了完善的健康档案制度。数据显示,自执行标准以来,员工的职业病发病率大幅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这一案例表明,严格执行GBZT 199-2007不仅能够保障员工的健康权益,还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GBZT 199-2007《服装干洗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为干洗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强化职业卫生管理,企业可以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同时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标准的完善,干洗行业将朝着更加绿色、安全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