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作场所手传振动的测量仪器、测量条件和测量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工作场所中使用手持振动工具或接触振动工件的手传振动测量。
Title:Measurement of physical agents in workplace - Part 9: Hand-transmitted vib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7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ZT 189.9-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9部分:手传振动》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旨在指导和规范工作场所中手传振动的测量方法及评估标准。手传振动是指通过工具或设备传递到人体的手部和上肢的机械振动,长期暴露于高频率、高强度的手传振动环境中可能导致手臂振动病(AVD),表现为手指麻木、血管痉挛等症状,严重影响劳动者健康。
手传振动对劳动者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它会直接影响手部肌肉和神经的功能,导致操作效率下降;其次,长期接触高振动强度的工作环境可能引发手臂振动病,严重时甚至造成永久性损伤。因此,准确测量和控制手传振动水平对于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至关重要。
GBZT 189.9-2007详细规定了手传振动测量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求。测量仪器需满足ISO 5349等相关国际标准,同时应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此外,测量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参数,包括振动加速度、频率范围以及暴露时间等。
某建筑工地在使用电钻进行施工时,曾因忽视手传振动问题导致多名工人出现手臂振动病症状。通过引入GBZT 189.9-2007标准,企业对现场作业进行了全面检测,发现电钻的振动加速度远超安全限值。随后,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如更换低振动工具、优化操作流程,并定期开展职业健康培训,显著降低了手传振动带来的风险。
这一案例表明,严格执行GBZT 189.9-2007不仅有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还能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标准完善,手传振动的测量与防护工作将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