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烯烃类化合物的采样和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烯烃类化合物浓度的监测与评估。
Title:Determination of olefin compounds in air of workplace - GBZT 160.39-2007
中国标准分类号:C5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问题1:什么是GBZT 160.39-2007标准?
GBZT 160.39-2007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烯烃类化合物测定的技术规范。该标准规定了在工作环境中测定烯烃类化合物(如乙烯、丙烯等)的方法,适用于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价。
问题2:为什么需要测定烯烃类化合物?
烯烃类化合物是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或原料,长期暴露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刺激呼吸道、影响神经系统等。因此,通过测定其浓度可以评估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问题3:GBZT 160.39-2007的主要测定方法是什么?
该标准推荐使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具体步骤包括采样、样品前处理、色谱分离及检测器分析。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的特点,能够准确测定空气中烯烃类化合物的含量。
问题4:如何正确采集空气样本?
问题5:测定结果是否需要校正?
是的,测定结果需要进行校正。校正内容包括采样体积的修正、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修正等,以确保最终数据的准确性。
问题6:测定过程中常见的误差来源有哪些?
问题7:如何判断测定结果是否符合标准限值?
根据GBZ 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将测定结果与相应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STEL)或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进行对比。如果测定值超过限值,则需采取整改措施。
问题8:GBZT 160.39-2007是否适用于所有烯烃类化合物?
该标准主要针对常见的烯烃类化合物(如乙烯、丙烯等),但对于其他特殊类型的烯烃化合物,可能需要采用其他特定方法进行测定。
问题9:测定完成后,如何妥善保存数据和样品?
问题10:如果测定结果超出限值,应该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