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原则、诊断依据及处理原则。本文件适用于职业活动中因接触化学物质引起的眼部灼伤的诊断与分级。
Title:Diagnostic Criteria for Occupational Chemical Eye Bur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5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什么是GBZ 54-2002标准?
GBZ 54-2002是中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专门用于指导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与处理。该标准明确了化学性眼灼伤的分级、诊断依据及处理原则,旨在保护劳动者的眼部健康。
化学性眼灼伤是如何分级的?
根据GBZ 54-2002,化学性眼灼伤分为三个等级:
如何判断是否发生化学性眼灼伤?
诊断化学性眼灼伤的主要依据包括:
1. 暴露史:明确接触化学物质的时间和种类。
2. 症状表现:如眼部疼痛、流泪、畏光、视力模糊等。
3. 检查结果:通过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发现角膜、结膜的损伤情况。
如果怀疑发生化学性眼灼伤,应采取哪些紧急措施?
在发生化学性眼灼伤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步骤:
GBZ 54-2002标准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化学性眼灼伤?
是的,该标准适用于因职业活动导致的所有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与处理。但对于非职业性原因引起的化学性眼灼伤,需结合实际情况参考其他相关标准。
化学性眼灼伤的长期影响有哪些?
化学性眼灼伤可能导致以下长期影响:
1. 角膜瘢痕形成,影响视力。
2. 干眼症或其他眼部功能障碍。
3. 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
如何预防化学性眼灼伤的发生?
为预防化学性眼灼伤,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