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分级及处理原则。本文件适用于接触三硝基甲苯的职业人群因职业暴露导致的白内障的诊断与分级。
Title:Diagnostic Criteria for Occupational Toluene Trinitrate Cataract GBZ 45-2002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Z 45-2002是中国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之一,专门针对职业性三硝基甲苯(TNT)引起的白内障制定。这种职业病主要发生在长期接触TNT的工人中,尤其是从事炸药生产的工人。该标准为医学诊断提供了明确的依据,有助于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三硝基甲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制造炸药。然而,长期接触TNT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对眼睛的影响。TNT通过代谢产生中间产物,这些物质会沉积在晶状体上,导致晶状体混浊,进而引发白内障。白内障不仅影响视力,还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GBZ 45-2002标准从接触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三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诊断流程。
此外,该标准还强调了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白内障的因素,如糖尿病、遗传性疾病等。
某炸药厂的一名工人因长期接触TNT,出现了视力模糊的症状。经过裂隙灯检查发现其晶状体出现典型的黄色混浊,符合GBZ 45-2002标准中的诊断条件。最终,该工人被确诊为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并获得了相应的工伤赔偿。
这一案例表明,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防止病情恶化至关重要。同时,企业应加强职业防护措施,减少工人接触有害物质的机会。
为了降低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的发生率,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措施,可以有效保护工人的健康,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