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GBZ 42840-2023 纳米技术 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释放的胞壁酸检测银纳米颗粒的效力

    GBZ 42840-2023 纳米技术 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释放的胞壁酸检测银纳米颗粒的效力
    纳米技术银纳米颗粒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壁酸检测方法
    19 浏览2025-06-08 更新pdf0.58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释放的胞壁酸检测银纳米颗粒效力的方法、步骤及评价指标。本文件适用于纳米技术领域中银纳米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效果的研究与评估。
    Title:Nanotechnology -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efficacy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using teichoic acid released by Staphylococcus aureu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 封面预览

    GBZ 42840-2023 纳米技术 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释放的胞壁酸检测银纳米颗粒的效力
  • 拓展解读

    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释放的胞壁酸检测银纳米颗粒的效力

    GBZ 42840-2023 是一项关于纳米技术的重要标准,旨在通过创新的方法评估银纳米颗粒的抗菌效力。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释放的胞壁酸作为生物标志物,来检测银纳米颗粒的抗菌效果。

    银纳米颗粒因其强大的抗菌性能,在医疗、食品和环境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如何准确评估其抗菌效力一直是一个挑战。传统的检测方法通常依赖于直接观察细菌生长抑制的情况,但这种方法耗时且不够精确。因此,开发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 胞壁酸的作用机制
    • 胞壁酸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细菌受到外界压力或抗菌剂作用时,胞壁酸会从细胞壁中释放出来。这种释放过程可以作为一种敏感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反映细菌的存活状态。

    • 银纳米颗粒的抗菌原理
    • 银纳米颗粒通过与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和DNA相互作用,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并干扰代谢过程,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这一过程会导致细菌释放更多的胞壁酸。

    • 检测方法的优势
    • 利用胞壁酸作为检测指标具有以下优势:

      • 高灵敏度:胞壁酸的释放量可以直接反映细菌的死亡率。
      • 特异性:胞壁酸仅存在于革兰氏阳性菌中,因此可以避免假阳性结果。
      • 快速响应:相比于传统培养法,该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
    • 实验设计与结果
    •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制备了不同浓度的银纳米颗粒溶液,并将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孵育。随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胞壁酸的释放量。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银纳米颗粒浓度的增加,胞壁酸的释放量显著上升,表明细菌的存活率下降。

    • 结论
    • 本研究证明了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释放的胞壁酸检测银纳米颗粒效力的可行性。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还为纳米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优化检测流程,使其更适用于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Z 42842.1-2023 微细气泡技术 清洗应用 第1部分:表面盐(氯化钠)污渍清洗的试验方法

    GBZ 43592.1-2023 纳米技术 磁性纳米材料 第1部分:磁性纳米悬浮液的特性和测量规范

    GBZT 160.54-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醛类化合物

    GBZT 160.57-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醌类化合物

    GBZT 160.75-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杂环化合物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