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风力发电机组发电量可利用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和评估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并网型风力发电机组发电量可利用率的评估。
Title:Wind Turbines - Energy Availabil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K31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Z 35483-2017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标准,其中重点讨论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量可利用率(Availability for Energy Production)。这一指标直接反映了风力发电设备在运行期间能够有效产生电能的能力,是衡量风电场经济效益和设备性能的重要参数。
发电量可利用率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正常运行并实际产生电能的时间占总运行时间的比例。这一指标不仅体现了设备的可靠性,还直接影响到风电场的整体收益。强风或低风速等自然条件的变化可能会对发电量可利用率造成影响,因此优化设备性能和维护策略至关重要。
发电量可利用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设备设计、环境条件以及运维管理水平等。
以某沿海地区风电场为例,由于长期受高湿度和盐雾侵蚀,部分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和齿轮箱出现腐蚀和磨损问题,导致发电量可利用率下降至80%左右。通过采用防腐涂层技术和定期维护计划,发电量可利用率逐步提升至90%以上,每年为风电场增加了数百万千瓦时的发电量。
这一案例表明,科学的运维管理和技术改进对于提升发电量可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智能监控系统的普及,风电场将能够更高效地预测和应对潜在问题,进一步优化发电量可利用率。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