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奶牛场乳房炎的分级、预防措施、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本文件适用于规模化奶牛场中乳房炎的防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de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stitis in Large-scale Dairy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今天我来解读一下《TSDAA 0097-2024 规模化奶牛场乳房炎分级防治技术规程》中新旧版本在乳房炎分级标准上的变化,并详细说明如何应用新的分级标准。
在旧版标准中,乳房炎的分级主要依据乳汁的外观变化来进行简单划分。然而,新版标准不仅考虑了乳汁的变化,还增加了对奶牛体温、食欲以及乳腺局部症状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例如,在轻度乳房炎的判断上,旧版标准仅要求乳汁出现轻微絮状物即可判定,而新版标准则需要同时满足乳汁有轻微变化且奶牛没有明显的全身反应才能归为轻度。
那么,如何正确应用这一新的分级标准呢?首先,当发现奶牛乳汁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挤奶并隔离该奶牛,避免交叉感染。接着,仔细观察奶牛的整体状态,包括体温是否正常、是否有食欲减退等情况。如果乳汁虽有轻微变化但奶牛体温正常、精神良好,则可初步判定为轻度乳房炎。此时,应采取局部治疗措施,如使用抗菌药物进行乳房灌注,并加强护理,确保奶牛休息环境清洁舒适。在整个过程中,定期复查乳汁情况,根据实际恢复进展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这样的分级管理,可以更精准地定位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降低乳房炎对奶牛健康和牛奶质量的影响。这不仅提高了治疗效率,也保障了奶产品质量安全,对于规模化奶牛场来说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