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色漆和清漆中可溶性铅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色漆和清漆中可溶性铅含量的测定。
Title:Paints and varnishes - Determination of soluble metal content - Part 1: Determination of lead content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nd dithizone spectrophot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C56
国际标准分类号:8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9758.1-1988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规范色漆和清漆中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标准的第1部分专门针对铅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两种主要的检测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这两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为确保涂料产品的安全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高精度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元素的定量测定。这种方法通过将样品溶液雾化后送入高温火焰中,使金属离子转化为基态原子,再利用光源发射特定波长的光来检测金属元素的吸收情况。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的特点,尤其适合于痕量金属元素的检测。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则是基于化学反应原理的一种经典方法。该方法利用双硫腙与铅离子形成有色络合物,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来计算铅的含量。这种方法成本低廉,适合实验室常规检测,但在灵敏度上略逊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9758.1-1988标准的实施,不仅保障了消费者健康,还推动了涂料行业的规范化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各国对涂料中重金属含量的要求日益严格。例如,欧盟REACH法规明确规定了涂料中铅含量的上限,而中国也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
GBT 9758.1-1988标准通过提供科学可靠的检测方法,为色漆和清漆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支持。无论是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还是双硫腙分光光度法,都体现了现代分析技术在工业检测中的广泛应用。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标准更新,这些方法将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为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