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铌酸锂、锂酸锂、锗酸铋、硅酸铋压电单晶材料的型号命名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上述压电单晶材料的生产、使用和管理。
Title:Naming Method for Lithium Niobate, Lithium Tantalate, Bismuth Germanate, and Bismuth Silicate Piezoelectric Single Crystal Materi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9532-1988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压电单晶材料型号命名方法的标准。这项标准为铌酸锂(LiNbO₃)、锂酸锂(LiTaO₃)、锗酸铋(BGO)和硅酸铋(BASiO₄)等重要压电单晶材料提供了统一的命名规则。这些材料在现代科技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声表面波器件、光学通信、激光技术以及医疗成像等领域。通过规范化的命名方法,该标准不仅便于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提高了材料的可追溯性和质量控制水平。
压电单晶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性质而备受关注。它们能够在机械应力和电场之间相互转换,这种特性使其成为电子设备的核心组件之一。例如,铌酸锂晶体被广泛用于制造高频滤波器和声表面波传感器;锗酸铋则以其高密度和高发光效率成为核医学成像的理想选择。因此,对这些材料进行科学分类和命名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GBT 9532-1988的规定,每种压电单晶材料的型号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化学成分符号、晶体结构类型、制备工艺标识及特殊性能标记等。例如,铌酸锂的型号可能表示为“LN-TX”,其中“LN”代表化学成分,“T”表示特定的晶体取向,“X”则是针对某种特殊性能的附加说明。
以铌酸锂为例,在全球范围内,它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滤波器制造。据统计,截至2022年,中国某知名厂商每年生产的铌酸锂基滤波器超过百万件,这些产品广泛服务于5G基站建设。通过遵循GBT 9532-1988标准,企业能够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并满足国际市场的严格要求。
GBT 9532-1988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不仅规范了压电单晶材料的命名体系,还促进了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未来,随着新材料的研发和技术的进步,这一标准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以适应更广泛的行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