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子防火门锁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建筑领域中使用的电子防火门锁,包括但不限于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
Title:Electronic Fireproof Door Locks -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PQS XF002-2023《电子防火门锁》标准相较于旧版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优化,其中关于“锁具耐火性能测试”这一条文的变化尤为显著。新版标准对锁具在高温环境下的机械强度和电气功能保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将围绕这一变化展开详细解读。
背景介绍
随着建筑物消防安全意识的提升,电子防火门锁作为建筑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耐火性能直接关系到人员疏散与财产保护。旧版标准虽然规定了基本的耐火测试条件,但缺乏具体的操作细节和技术指标。新版标准通过引入更精确的参数,明确了测试流程和评判标准,有助于生产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执行。
新旧版本差异分析
1. 温度控制
- 旧版标准仅要求测试环境达到750℃±50℃,未进一步细分升温阶段。
- 新版标准细化为三个阶段:前30分钟内升至750℃±50℃,维持此温度30分钟后降至540℃±50℃,最后再降至室温。这种分阶段控制能够更真实地模拟火灾现场的温度变化过程。
2. 持续时间延长
- 旧版标准设定耐火时间为90分钟。
- 新版标准将耐火时间增加至180分钟,这不仅考验了锁具材料的耐热性,还增加了对其结构稳定性的要求。
3. 附加功能保护
- 在旧版中,对于电子部件如报警器、应急开锁装置等没有特别提及。
- 新版标准强调这些组件需在整个耐火期间保持正常工作状态,确保即使在极端条件下也能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应用方法详解
为了满足新版标准的要求,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选用合适材质
锁体框架应采用耐高温合金钢或其他高性能材料制成,以保证在高溫环境下不变形、不熔化。
2. 优化内部结构布局
将易受热影响的关键零部件尽量远离热源中心区域,并增加隔热层厚度,减少热量传递速度。
3. 完善电路设计
对于内置电池供电系统而言,需选择耐高温锂电池,并合理规划线路走向,避免因短路引发事故;同时配备过载保护装置,在异常情况下自动切断电源供应。
4. 严格遵守测试程序
生产厂家应严格按照新版标准规定的步骤开展型式试验,包括但不限于安装固定方式的选择、预处理条件设置等环节,确保最终结果准确可靠。
总之,《电子防火门锁》TCPQS XF002-2023 标准通过对锁具耐火性能测试要求的调整和完善,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品质水平,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充分认识并积极落实这些新规定,共同推动我国建筑消防安全事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