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塑料灰分的通用测定方法,包括试样的制备、试验步骤、计算和结果表示。本文件适用于各种塑料材料灰分含量的测定。
Title:General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ash content in plastics
中国标准分类号:G76
国际标准分类号:83.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9345-1988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塑料灰分测定的重要规范,其全称是《塑料 灰分的测定》。这一标准为塑料行业中灰分含量的测定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技术指导,广泛应用于塑料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成品性能评估。灰分是指塑料在高温条件下燃烧后残留下来的无机物含量,通常以质量百分比表示。灰分的存在可能影响塑料的机械性能、耐热性和加工特性,因此其测定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灰分测定的意义
测定方法概述
GBT 9345-1988 提供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求,主要包括样品准备、高温灼烧和灰分称量等环节。具体而言,首先需要将塑料样品均匀粉碎并称重,然后将其置于高温炉中进行充分燃烧,最后通过精确称量残留物来计算灰分含量。该方法强调了实验环境的严格控制,包括温度、时间和气氛的选择,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相关子话题
灰分含量不仅影响塑料的物理性质,还可能对产品的使用寿命产生深远影响。例如:
某知名塑料生产企业曾因灰分超标导致产品被客户退货。经过分析发现,问题源于原料供应商提供的填充剂中含有过量的金属氧化物。企业随后引入 GBT 9345-1988 标准,建立了严格的灰分检测流程,成功将灰分控制在客户要求的范围内。这一案例表明,灰分测定不仅是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护企业信誉的关键措施。
综上所述,GBT 9345-1988 塑料灰分通用测定方法在塑料行业的应用价值不可忽视。通过科学的灰分检测,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质量,还能推动行业的标准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