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桑蚕干茧的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分级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桑蚕干茧的收购、加工、销售和检验。
Title:Silk cocoons -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meth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W4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9176-2006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桑蚕干茧的质量标准,旨在规范桑蚕干茧的生产、加工和质量评定。这一标准对于提升桑蚕产业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及其相关子话题的详细解读。
桑蚕干茧作为丝绸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品质。根据 GBT 9176-2006 标准,桑蚕干茧需满足外观整洁、无杂质、无异味等基本要求。此外,干茧的含水率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常不超过 12%。这些指标确保了干茧在后续加工中的稳定性,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生产损失。
桑蚕干茧按照茧层厚度、茧形以及茧质的不同,被分为多个等级。GBT 9176-2006 标准明确规定了每个等级的具体指标,如茧层厚度不得低于 0.4mm,茧形指数应在 1.3 至 1.5 之间。这种严格的分级制度有助于生产企业更好地定位目标市场,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明确的选择依据。
以某大型丝绸企业为例,该公司在引入 GBT 9176-2006 标准时,对其原料采购流程进行了全面优化。通过严格筛选符合标准的桑蚕干茧,该企业的丝绸产品质量显著提升,客户满意度提高了 20%。此外,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还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设备,进一步保障了干茧加工的一致性和高效性。
数据显示,在实施该标准后,该企业的年产量增长了 15%,而次品率下降了 10%。这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标杆。
GBT 9176-2006 桑蚕干茧标准是中国丝绸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通过明确的技术指标和严格的分级制度,该标准有效提升了桑蚕干茧的质量水平,推动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一标准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以适应更广泛的行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