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RBL-2H3肥大细胞和实时细胞分析(RTCA)技术评价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的操作规程,包括实验准备、细胞培养、药物处理、数据分析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的研究与质量控制。
Title:TTPPA 0002-2022 Evaluation of Allergic-like Rea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by RTCA Method Using RBL-2H3 Mast Cell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TPPA 0002-2022 RBL-2H3肥大细胞RTCA法评价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操作规程》中关于“阳性对照物选择”这一条为例,重点解读新旧版本标准的差异及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在旧版标准中,阳性对照物的选择较为宽泛,仅要求使用组胺作为阳性对照,并未对浓度范围和实验条件做具体说明。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阳性对照物应选用浓度为1μM的组胺溶液,并且要求在每次试验前需确认其生物活性是否符合预期。此外,还增加了对实验环境温度、pH值等影响因素的控制要求。
这种改变主要是基于近年来研究发现,不同批次的组胺纯度存在差异,直接采用固定浓度可能无法保证结果的一致性。通过设定严格的筛选流程,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在某医疗机构开展的一项对比实验中,分别按照旧版和新版标准进行了多次平行测试,结果显示,采用新版标准后,数据波动幅度降低了约40%,显著提升了评估精度。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实验室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新版标准执行阳性对照物的选择与处理程序,确保每一步骤都经过精确计算和严格验证,从而获得更加科学合理的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