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蛭(蚂蟥)的质量控制技术要求,包括来源、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水蛭药材的生产、加工、检验和流通环节的质量控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Quality Control of Leech (Hirudo)
中国标准分类号:C42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ACM 1485-2023《水蛭(蚂蟥)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内容是关于水分测定方法的变化。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对水分测定的具体操作步骤和仪器设备有了更严格的规定,这对于确保水蛭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
新版标准中水分测定方法的改进
# 1. 方法概述
新版标准明确规定了采用干燥失重法来测定水蛭中的水分含量。这种方法通过将样品置于特定温度下加热至恒重,从而计算出样品失去的质量即为水分含量。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准确反映水蛭的真实水分状况,还便于与其他批次的产品进行对比分析。
# 2. 关键参数调整
- 干燥温度:由原来的100℃±2℃调整为105℃±2℃。此调整旨在避免由于过低温度导致部分结合水未能完全蒸发的情况发生。
- 恒重条件:要求连续两次称量之间的差异不超过2mg。这一步骤是为了保证数据的精确性,减少因未达到恒重状态而导致的结果偏差。
- 称量精度:强调使用感量为0.0001g的天平进行称量,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3. 实际应用案例解析
假设某企业正在生产一批干制水蛭产品,并需要按照最新标准对其水分含量进行检测。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取适量代表性样品,将其粉碎并混合均匀后备用。
2. 初始称量:使用符合要求的天平称取约5g样品,记录初始重量。
3. 干燥处理:将样品放入已预热至设定温度(105℃±2℃)的烘箱内,放置时间一般为6小时以上直至达到恒重。
4. 冷却与二次称量:从烘箱取出样品后,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再称量,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满足恒重条件。
5. 数据计算:根据公式 (W初-W终)/W初×100% 计算得出样品的水分百分比。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步骤,可以有效提升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依据。
总之,TCACM 1485-2023对于水分测定方法的细化和完善,体现了行业对于产品质量管理日益增长的需求。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措施适应新的标准要求,从而保障最终产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