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药材通关藤种子种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种子种苗生产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绿色药材通关藤种子种苗的生产与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Seedlings and Seeds of Green Herbal Medicine - Gouliangteng (TYNZYC 0135-2025)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绿色药材通关藤种子种苗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以“种子采集”环节为例
在新版TYNZYC 0135-2025《绿色药材 通关藤种子种苗生产技术规程》中,与旧版相比,“种子采集”这一环节有了更明确的要求和规范。旧版标准对于种子采集仅提到“选择成熟果实”,但新版标准不仅细化了采集时间、采集方式,还增加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这种改变反映了当前绿色药材种植对生态友好型生产的更高追求。
具体来说,新版标准指出:种子应在果实自然开裂前一周内完成采集,并且需避开雨天或湿度较大的天气。采集时应采用手工摘取的方式,避免机械损伤导致种子活力下降。此外,采集地点应远离工业污染源,确保周边生态环境符合绿色药材种植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这一条文的应用方法如下:首先,种植者需要密切关注果实生长情况,当果实颜色由绿转黄并开始出现裂纹迹象时,即可判断为最佳采集时机。其次,在操作过程中,要配备专用工具如小型剪刀或手套,防止手部直接接触果实表面造成污染。最后,采集完成后,应将种子置于通风干燥处晾晒,同时定期检查是否有霉变现象发生。
通过严格遵循上述规定,可以有效提高通关藤种子的质量,保障后续育苗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实现绿色药材的高标准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