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纺织纱线及有关产品捻向的标示方法和表示符号。本文件适用于各种纺织纱线及具有捻度的纺织产品的捻向标示。
Title:Indication of Twist Direction for Textile Yarns and Related Produ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1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纺织工业中,纱线的捻向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参数,它直接影响到纱线的性能、织物外观以及最终产品的质量。为了规范这一领域的术语和标示方法,中国国家标准《GBT 8694-1988》应运而生。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纱线及有关产品捻向的定义、分类及其标示方式,为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
捻向是指纱线纤维在轴向上旋转的方向,通常用“Z”和“S”来表示。强捻向的纱线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磨性,适合制作高强度织物;而弱捻向的纱线则更柔软,适用于轻薄面料。根据GB/T 8694-1988的规定,捻向的标示需要清晰且准确,以便于生产、检测和使用环节的一致性。
捻向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纺织品的物理性能和视觉效果。例如,在服装行业中,Z捻向的纱线常用于制作牛仔布,因其较强的抗皱性和耐用性;而S捻向的纱线则更适合用于丝绸制品,以保持其柔滑的质感。
此外,捻向还会影响织物的手感和光泽。例如,高捻度的纱线通常会产生更亮的光泽,而低捻度的纱线则显得更加柔和。因此,在设计高端面料时,捻向的选择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某知名纺织企业为例,其生产的高端棉麻混纺面料采用了Z捻向的纱线。这种选择不仅提升了面料的耐用性,还增强了其抗皱性能,满足了消费者对舒适性和实用性的双重需求。据数据显示,采用该标准后,该企业的产品质量投诉率下降了30%,客户满意度显著提升。
GB/T 8694-1988作为一项基础性国家标准,为纺织行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通过明确捻向的定义和标示方式,该标准有效促进了纺织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该标准仍需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