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叶中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类茶叶中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的检测。
Title:Tea - Determination of water-soluble ash and water-insoluble ash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8307-1987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一项关于茶叶检测的重要标准,主要用于测定茶的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这项标准为茶叶品质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帮助消费者了解茶叶的成分特性及其营养价值。灰分是茶叶中无机物的总称,它反映了茶叶原料的生长环境、加工工艺以及可能存在的杂质含量。
水溶性灰分是指茶叶中的矿物质成分能够溶解于水的部分,通常包括钾、钙、镁等元素。这类灰分的存在表明茶叶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对健康有益。而水不溶性灰分则是指那些无法溶解于水的矿物质残留物,主要由铁、铝等元素构成。虽然其含量较低,但过高的水不溶性灰分可能暗示茶叶受到污染或加工不当。
根据 GBT 8307-1987 的规定,测定过程主要包括样品制备、灰化处理及成分分析三个步骤:
这项标准在茶叶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在某知名茶企的质量控制流程中,技术人员定期采用 GBT 8307-1987 方法检测产品灰分指标。数据显示,一款优质绿茶的水溶性灰分为 6.5%,而水不溶性灰分仅为 0.8%,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不仅证明了产品的高品质,也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此外,该标准还促进了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通过统一的检测方法,各国买家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中国茶叶的质量,从而推动出口业务的增长。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日益增加,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测技术,提高检测效率和精度。同时,应加强对灰分指标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为制定更合理的质量标准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