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紫皮石斛种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种苗繁育技术、病虫害防治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绿色药材紫皮石斛种苗的生产与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urple Skin Dendrobium Seedlings as Green Medicinal Materi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绿色药材紫皮石斛种苗生产技术规程TYNZYC 0127-2025的新老版本对比中,有一项重要的改动是关于“种苗繁育基质选择”的规定。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更加细化了基质的选择原则和具体要求,这对于提高种苗质量、保障栽培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在选择种苗繁育基质时,需综合考虑基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生物安全性三大方面。首先,从物理性质来看,基质应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这直接关系到种苗根系的呼吸作用和水分吸收能力。其次,化学性质上,要求基质的pH值维持在5.5至6.5之间,并且不得含有对植物生长有害的重金属元素或其他污染物。最后,生物安全性方面强调基质应经过高温消毒处理,确保无病原菌和害虫残留。
以实际应用为例,若采用树皮作为基质材料,首先要挑选新鲜且未腐烂的树皮,然后将其切成适当大小的颗粒状。接着将切好的树皮放入蒸汽消毒设备中进行1小时以上的高温消毒,冷却后即可投入使用。此外,在使用过程中还需定期检查基质的状态,一旦发现有霉变或污染迹象,应及时更换新的基质,避免影响种苗健康生长。
这一系列严格的标准不仅有助于提升紫皮石斛种苗的整体品质,也为后续的大规模种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科学合理的基质管理,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降低生产成本,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