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锌精矿中银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酸溶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分析。本文件适用于锌精矿中银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1 mg/kg至100 mg/kg。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zinc concentrate - Part 26: Determination of silver content - Acid dissolution-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 26 部分:银含量的测定 酸溶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酸溶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通过将样品中的金属元素转化为可检测的气态原子,然后利用其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来定量测定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在本标准中,该方法用于测定锌精矿中的银含量。
酸溶解的主要目的是将锌精矿中的银元素完全释放出来,使其能够被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到。常用的酸包括硝酸或盐酸,这些酸可以有效溶解锌精矿中的固体成分。
常见的干扰因素包括基体效应(如锌元素的干扰)和共存离子(如铜、铅等)。为减少干扰,需严格控制酸的浓度和用量,并采用标准化的样品制备流程。此外,可以通过加入掩蔽剂(如柠檬酸铵)来消除某些干扰离子的影响。
在测定前,需使用标准参考物质(SRM)对仪器进行校准。同时,定期进行空白试验和重复性测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是的。由于酸溶解过程中可能存在损失或其他误差,测定结果通常需要根据回收率实验进行修正。修正公式一般为:
修正后的银含量 = 测定值 × (标准样品回收率 / 实际回收率)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锌精矿,包括天然锌精矿和人工合成锌精矿。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含有大量有机物或难溶成分的样品,可能需要额外的预处理步骤。
首先检查样品制备过程是否规范,其次确认仪器是否校准正确。如果仍存在差异,建议重新采样并复测。必要时可联系专业机构进行仲裁分析。
根据标准规定,本方法的检出限为 0.01 μg/g。这意味着当银含量低于此值时,测定结果可能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