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用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292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工业用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292的生产和检验。
Title:Industrial Hindered Amine Light Stabilizer HALS-292
中国标准分类号:G57
国际标准分类号:83.040
发布单位:未知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工业用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的标准化进程中,TCIESC 86-2025 是一项重要的技术规范,旨在提升产品质量、保障使用安全并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本文聚焦于 TCIESC 86-2025 与前版标准在“热稳定性测试方法”方面的差异,深入解读新版本标准中该条文的调整背景、技术依据及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旧版标准中,热稳定性测试主要采用恒温烘箱法,通过设定固定温度(如120℃)对样品进行一定时间的加热,观察其颜色变化和物理状态,以判断其热稳定性。然而,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工业用户对HALS产品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对于在高温加工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性的产品需求日益迫切。因此,旧版标准中相对简单的测试方法已难以全面反映HALS在复杂工况下的真实表现。
TCIESC 86-2025 在热稳定性测试方面进行了重要调整,引入了“梯度升温法”,即在测试过程中逐步提高温度,模拟实际生产中可能遇到的多阶段加热条件。该方法不仅考虑了样品在单一高温下的稳定性,还评估了其在不同温度区间内的性能变化,从而更贴近实际应用场景。
这一变化的技术依据在于:HALS在加工过程中往往经历从低温到高温的连续升温过程,尤其是在塑料、涂料等行业的挤出、注塑等工艺中,温度变化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传统的恒温测试无法准确模拟这一过程,可能导致测试结果与实际使用情况存在偏差。
在应用层面,新标准要求企业在进行热稳定性测试时,必须严格按照梯度升温法操作,包括设定合理的升温速率、保温时间以及温度梯度范围。同时,测试结果的判定也更加严格,不再仅凭外观变化作为唯一依据,而是结合质量损失率、分解温度等定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业可能对新方法的操作流程不熟悉,或因设备限制而难以实施。对此,建议相关单位提前做好设备升级准备,并加强技术人员培训,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综上所述,TCIESC 86-2025 在热稳定性测试方法上的改进,体现了标准制定者对行业实际需求的深入理解和对产品质量控制的高度重视。企业应积极适应新标准要求,提升自身检测能力,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对高性能HALS产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