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化工产品中砷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包括样品处理、测定步骤及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化工产品中砷含量的定量分析。
Title:General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Content in Chemical Produ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7686-1987 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化工产品中砷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这一标准为化工行业中砷含量的检测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砷是一种有毒元素,在化工生产中可能通过原料或副产物进入产品中。因此,对砷含量的精确测定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砷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的重金属元素。长期接触或摄入过量砷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影响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肝脏功能。在化工领域,砷的存在可能来源于原材料、催化剂或生产工艺中的副反应。因此,GBT 7686-1987 的制定旨在通过标准化的检测手段,有效控制化工产品的砷含量,避免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威胁。
GBT 7686-1987 提供了多种砷含量测定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Ag-DDC 法)。这种方法基于砷化氢与 Ag-DDC 反应生成红色胶体物质的原理,通过比色分析确定砷含量。此外,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也被广泛应用于高精度检测。
以某化工企业为例,其生产的化肥产品需要严格控制砷含量。通过采用 GBT 7686-1987 中推荐的 Ag-DDC 法,企业成功将砷含量控制在国家标准限值以下,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据统计,该企业在实施标准后,产品合格率提高了约 15%,客户投诉率下降了 20%。
GBT 7686-1987 不仅是一项技术标准,更是化工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和严格的执行标准,化工企业能够更好地保障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保护消费者健康。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该标准有望进一步优化,为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