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纯音气导法测量人耳听阈的方法和要求,以用于听力保护。本文件适用于需要进行听力保护评估的职业健康领域及相关研究。
Title:Acoustics - Pure-tone air-conduction audiometric threshold determination - For hearing prot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Q7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7583-1987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指导纯音气导听阈测定及听力保护的应用。以下是与该标准相关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GBT 7583-1987主要用于规范纯音气导听阈测定的方法和流程。它为听力测试提供了标准化的操作指南,帮助医生或听力学家准确评估个体的听力水平,同时为听力保护措施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纯音气导听阈测定是指通过播放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纯音信号,测量受试者能够感知到声音的最低声压级的过程。这一过程旨在确定受试者的听力损失程度和范围。
听力保护是为了避免因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声环境中而导致的永久性听力损伤。听力损失不仅影响个人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心理和社会问题。因此,听力保护在工业、娱乐等领域尤为重要。
根据标准,测试环境需满足以下条件:
如果一个人的听阈测试结果显示其听力损失超过正常范围,则需要采取听力保护措施。具体标准如下:
GBT 7583-1987主要适用于成年人群,但儿童的听力测试需根据其年龄特点调整测试方法。例如,儿童可能无法配合传统的主观测试,因此需要采用客观测试手段。
错误观点:只有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工人才需要听力保护。
正确观点:听力保护适用于所有可能接触高强度噪声的人群,包括音乐爱好者、机场工作人员、建筑工人等。噪声暴露时间越长,风险越高。
测试结果通常以听力图的形式呈现,横轴表示频率(Hz),纵轴表示声压级(dB)。听力图上的曲线反映了受试者在不同频率下的听阈值。若某点的听阈值高于正常范围,则表明该频率存在听力损失。
选择听力保护装置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定期进行听力测试是预防听力损失的重要措施。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听力检查,尤其是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员。此外,注意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强度噪声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保护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