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575℃和900℃条件下测定造纸原料、纸浆、纸和纸板中灼烧残余物(灰分)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造纸原料、纸浆、纸和纸板的灰分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ash (residue on ignition) for pulp, paper and board at 575℃ and 900℃
中国标准分类号:G21
国际标准分类号:8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742-2018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测定造纸原料、纸浆、纸和纸板的灼烧残余物(灰分)。这一标准为造纸行业提供了精确测定灰分含量的方法,对于评估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灰分含量是衡量纸张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纸张的物理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环保特性。
灰分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将样品完全燃烧后剩余的无机物质。灰分的高低反映了原材料中无机成分的比例,这对于造纸工业至关重要。高灰分可能意味着原材料中含有较多杂质,影响纸张的强度和白度;而低灰分则可能表明原材料纯度较高,适合生产高质量纸品。
根据GBT 742-2018标准,灰分测定分为两个关键温度:575℃和900℃。这两个温度分别对应不同的分析需求:
这两种温度的选择确保了灰分测定的精确性和适用性,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以某大型造纸企业为例,该企业在实施GBT 742-2018标准后,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通过定期对原材料和成品纸的灰分进行检测,企业发现部分进口木浆的灰分含量偏高,导致纸张强度不足。经过调整采购策略,改用灰分较低的优质木浆后,纸张的抗拉强度提升了15%,客户满意度大幅提高。
GBT 742-2018标准为造纸行业的灰分测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严格遵循这一标准,企业不仅能够优化生产流程,还能提升产品竞争力。未来,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灰分测定技术将在推动绿色造纸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