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气飘尘浓度的测定方法,包括采样、分析和计算步骤。本文件适用于环境空气中飘尘浓度的监测与评价。
Title:Determination Method of Atmospheric Suspended Particulate Concent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X1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6921-1986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大气飘尘浓度测定的重要方法规范。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如何通过重量法来测量大气中的飘尘浓度,为环境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飘尘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能够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显著影响。因此,准确测定飘尘浓度对于评估空气质量、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 GBT 6921-1986 的要求,飘尘浓度测定主要依赖于重量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步骤包括:首先,使用采样设备将空气中的颗粒物收集到滤膜上;其次,通过称量滤膜的质量变化来计算单位体积空气中的颗粒物质量浓度。这一过程需要精确控制采样流量、时间和环境条件,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GBT 6921-1986 在多个城市的大气监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北京的一次为期一个月的飘尘浓度监测中,研究人员利用该标准的方法采集了不同区域的空气样本。结果显示,工业区的飘尘浓度明显高于住宅区,最高值达到了每立方米150微克,而住宅区仅为50微克。这一数据为政府调整工业布局和实施污染治理措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外,该标准还被用于评估城市绿化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在绿化覆盖率较高的区域,飘尘浓度通常会降低约30%。这表明,通过植树造林和增加绿地面积可以有效减少大气中的颗粒物含量。
尽管 GBT 6921-1986 已经成为大气监测领域的经典方法,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检测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例如,激光散射法和光声光谱法等现代技术能够提供更快速、更精准的飘尘浓度测量结果。未来,这些新技术有望与传统重量法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大气监测的效率和精度。
综上所述,GBT 6921-1986 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更是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的有力工具。通过持续优化监测方法和加强数据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大气污染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