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矿石中铜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铁矿石及其相关产品中铜含量的测定。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 of iron ore -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content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T 6730.36-1986标准中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矿石中铜含量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答:GB/T 6730.36-1986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矿石中铜含量的具体方法。该标准适用于铁矿石样品中铜含量的定量分析,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操作简便的方法。它能够有效避免其他金属元素的干扰,同时对铜元素的检测限较低,适合用于铁矿石中微量铜的测定。
答:实验所需的主要试剂包括盐酸、硝酸、氢氟酸等,以及铜标准溶液。主要仪器设备包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容量瓶、移液管、电热板等。
答:样品制备步骤如下:
答:为了减少铁矿石基体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答:标准曲线的制作步骤如下:
答:是的,空白试验非常重要。空白试验可以消除试剂和溶剂可能带来的误差。具体操作是使用与样品相同的试剂和操作步骤,但不加入样品,记录其吸光度值,并从最终结果中扣除。
答: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断结果的可靠性:
答:高浓度的铁可能会对铜的测定产生干扰,因为铁和铜的吸收波长接近。可以通过加入掩蔽剂(如EDTA)来消除铁的干扰。
答:根据GB/T 6730.36-1986标准,该方法的检出限约为0.01%(质量分数)。这意味着可以准确测定铁矿石中铜含量不低于此值的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