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环丙胺生产过程中副产工业氯化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环丙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氯化钠为原料制得的工业氯化钠。
Title:By-product Industrial Sodium Chloride from Cyclopropylamin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IESC 50-2023《环丙胺副产工业氯化钠》与前版相比,在产品质量控制和应用规范上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本文重点分析新标准中关于氯化钠纯度指标的变化及其实际应用。
在旧版标准中,对氯化钠纯度的要求相对宽松,仅规定总杂质含量不超过1.5%。而在新版标准中,这一指标被细化为多个具体成分的限量要求,如硫酸盐含量不得超过0.1%,铁离子含量不得超过0.002%等。这种变化反映了行业对于副产物综合利用质量控制水平提升的需求。
以铁离子含量为例,其从旧版的0.01%降至0.002%,这不仅提高了产品品质,也对生产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采用更加精密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来确保符合新标准。例如,可以选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铁离子含量,通过优化样品预处理流程提高测量准确性。
此外,新版标准还增加了对重金属元素(如铅、镉)含量的规定,并强调了环境友好型生产工艺的重要性。这些新增内容旨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风险。
总之,《环丙胺副产工业氯化钠》(TCIESC 50-2023)通过对关键指标的调整和完善,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在执行该标准时应重点关注纯度指标的具体数值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产品质量达标。